我们先看看医院的传统财路是如何接二连三地受到“打击”的。
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继取消药品加成后,提出要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该《意见》一出,业界讨论热烈。之前取消了医院的药品加成,医院已经苦不堪言,现在更是雪上加霜,《意见》进一步压缩医疗耗材方面价格,包括心脏支架、人工膝关节、手术用纱布、手术缝线、牙材料等,原来的耗材加成从5%-10%变至0!
之前国家分级诊疗文件明确指出,将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能赚钱的检验科、影像科将面临“独立”或整合出去的局面。虽然它们不一定成为独立法人,但第三方医学检查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等便会像春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带来竞争冲击。大医院不愁客源,但中小医院的压力就大了。
今年1月份,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公布了含320个病种的目录,明确规定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都要选取一定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收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在2017年底前实行按病种收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如此一来,按病种收费的时代将要到来,而按项目收费将成为过去。病种收费将在全国被强制推行,病种付费文件也细致明确,那么医院在这方面创收的空间也变得狭窄了。
一句话:医院的日子更难过了!
在各种加成取消的同时,医院的服务费用是提高了的,这对医生的专业价值给予了更高的认可,与零加成的政策相配合,可以降低采购贪污腐化的风险,以及消除以药养医的弊端,让患者得利,可谓用心良苦。但是,对于医院来说,收入来源要么被断,要么缩水,而政府的拨款又不能充分保障,内部柴米油盐的开销又不能少,外面民营医院、连锁诊所等虽然规模有限,但在各自细分领域崛起的势头已十分明显。在种种挑战目前,医院有什么好法子能开源节流呢?
一、借助高科技开源
利用好如今的智能医疗科技,能让医院低成本地快速扩大自己的产能,在获得更多收入的同时,技术水平还能达到更高的层次。例如医疗IT界的尚医云团队研发的乳腺癌人工智能筛查机器人,就能很好地提高乳腺癌筛查的效率。受技术和人力所限,如今具备医疗影像阅片资格的医生极为紧缺。政府提供经费推广“两癌筛查(乳腺癌和宫颈癌)”,但乳腺癌的全国的筛查量也就是每年100万人,与数以亿计的女性对象人群来比,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但如果医院使用了尚医云的乳腺癌人工智能筛查,可以把大量的阅片工作交给机器人去处理,把机器人筛选出来的疑似图片,再交给医生去确诊。这样不但能极大提高效率,而且能有效降低误诊漏诊率,等于请了不眠不休不闹情绪的能手给医院干活。另外,尚医云的云医疗信息系统(云HIS)还能推荐相关专家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对于乳腺癌治疗方面能力一般的医院,这可以借外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如有病人确诊,还能获得延伸的治疗收益,给医院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紧跟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进步,在软硬件上安排好准备措施来应对未来的一切变化,这都是有远见的医院应该做的。
二、打造“开放性”医院很有必要
上面提到将来要更多地按病种收费,医院要增收的途径之一,需要更多的病种类型来吸引更多的病人,但养的医生多了,病人的量没跟上,投入产出比就是一个头痛的事。比较方便的解决办法就是请外面医生来多点执业。医院本身也不能固步自封吃老本,要通过人才交流引入新技术、新思维和新做法,不断追求进步。即便是大牌公立医院也需要更具开放包容的胸襟,吸引多点执业的医生增强自己的短板,让病人少走路,能得到好的治疗。
伴随多点执业的推广,信息系统也要跟上,通过“互联网+”提供广大效益。像尚医云的云HIS,只要能上网,医生就能随时登陆自己的账号,了解病人信息,作相关的准备,而不必去到医院现场才了解情况。这样可以提高多点执业医生的利用率,医生也获得了工作空间上的灵活性,病人也能尽早得到服务,实现三赢。
从成本来看,使用尚医云那样的云HIS服务,医疗机构不用自己建机房、买服务器、交高额的空调费用、聘用人员维护,也不用花大钱去开发和升级系统,上线时间也快,整体成本和动辄上千万的传统模式相比,要便宜70%。对于承受着越来越大经济压力的医院来说,这无疑是个好选择。
有人说,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后,医院更加举步维艰,但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具有竞争意识,不断充实自己才是正确道路。
助医者济苍生
We serve those who heal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