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并存,全面医改下民营医院何去何从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深入医改的各类政策文件和关于国内医疗格局的各类研究报告密集面世,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在加速,公立医院的整体数量呈下降趋势。可以预见,公立医院的大规模改制,还有医疗、医药、医保体系架构广泛调整势不可挡。在此背景下,民营医疗将会迎来空前的战略机遇期。不论从准入门槛、经营范围,还是从进入医疗领域的方式上,民营医院都有了更加灵活的选择。从长远来看,这必将促进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使得民营医院在保障我国居民健康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对比起来,有显著的劣势。首先,在对患者吸引力上,我国民众长期以来对于公立医院的信任度普遍高于民营医院;其次,在当前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模式下,公立医院对于医护人员的吸引力也显著高于民营医院,使得民营医院难以网罗优质人才;第三,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其科室设置、专业划分更加全面,很少有民营医院能够望其项背;第四,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普遍落后于公立医院,等等。
 
 
 
       随着医改持续深入,公立医院去编制化成为共识,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也处于试点阶段。这些改革措施的深入实施,将不断拉近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差距,但其效果的体现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当前全面医改的宏观环境下,民营医院虽然将迎来战略机遇期,但其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生存环境,民营医院将要何去何从,如何在时代发展中把握机遇,成为摆在所有民营医疗市场的参与者和潜在投资人面前的必答题。
 
 
 
      笔者认为,鉴于当前的客观情况,民营医院如果要直接向公立医院发起全面挑战,试图快速瓜分市场,这不大现实,因为它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战略的执行中很难立竿见影。虽然公立医院面临的改革压力很大,但其长期积累的优势地位不是民营机构一朝一夕就能相提并论的。比较现实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差异化经营,更多地参与到公立医院触角相对薄弱的领域,现阶段民营医院大部分采取这种策略,如美容整形、妇科和男科等专业;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疾病谱的演变,像心血管疾病、血液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也会诞生一些新的治疗领域,如血液透析、医疗保健、远程医疗等,成为民营医院很好的切入点;另一种是专科医院建设,集中力量建设某一特色专科,不求多而全,但求专而精,将自身的特色专科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水平,也是民营医院在现阶段可大有作为的策略。
 
 
 
       同时,不论是对于现阶段已在打拼的民营医疗机构,还是对于计划中拟进入市场的民营机构,切实提高自身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对于民营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必将同步进行,这些都需要民营医院提前做好规划。
       受限于资金压力,民营医院大规模地进行信息系统建设也缺乏现实性,但民营医院具有决策效率高的优势,可以更加自主的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方向的信息化建设方式。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云HIS系统即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云HIS系统因其起点更高,其系统架构、功能设计完全能够满足民营医院的运营管理需要。另外,云HIS系统能帮助大幅压缩投资成本,可以显著降低民营医院的资金压力。
 
 
 
       在当前环境下,民营医院通过差异化经营或专业化建设,并大幅提高自身信息化管理水平,必将能够把握当前机遇,为自身的发展壮大提供基础,并为我国居民健康保障提供更大的贡献。
 
 

  1. 产品
  2. 门诊部(诊所)
  3. 医院
  4. 连锁医疗集团
  5. 版本功能对比
  6. 系统功能
  1. 资质荣誉
  2. 资质荣誉
  1. 服务中心
  2. 售后服务
  3. 常见问题解答
  4. 视频培训
  5. 用户协议
  1. 加盟
  2. 加盟尚医云
  1. 解决方案
  2. 门诊解决方案
  3. 医院解决方案
  4. 集团化解决方案
  1. 尚头条
  2. 行业资讯
  3. 公司新闻
  4. 近期活动
  1. 关于尚医云
  2. 公司简介
尚医云服务号

关注尚医云掌上医院公众号
移动医疗从这里开始

AI小济公众号
联系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8613602886033 / +8613622229892       固话:020-37262015    QQ:2246552180   
   iCare365 Technologies, Inc.
   尚医云 Operated By 广州尚医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粤械注准20202210206
技术支持:锐企科技 访问统计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路668号现象工场1219-1220
小济医生官网


版权所有:广州尚医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2020     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2053号    粤ICP备14056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