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编发了个技术贴,讲到要是得了乳腺癌,乳房用不用切除掉,没想到亲们的反响是辣么的大。这次小编再费点功夫,和大伙好好聊聊这事啊。
谈到治疗乳腺癌,很多国人就以为选择只有两个:要命,还是要美,觉得要治这病,乳房非切不可。大家有这个印象,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在我国的乳腺癌治疗中,仅有5-10%的病例进行了保乳治疗,而每年有数以十万计的女性因乳腺癌失去乳房,数字实在大得让人收不住眼泪。另外,患乳腺癌的人群越来越年轻,正是美丽人生,花样年华的时候,却把乳房切了,这对她们的身心带来的创伤是无比巨大的。其实,只要发现得早,真的是不用切的,而且现在相关技术已经很成熟,我们该把切的数字大幅度降下来了。
19世纪末,美国医生William Halsted成功完成了乳房切除术,开创了乳腺癌以外科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年代。100多年后,到了1981年,国际上开始开展保乳手术了。对于部分乳腺癌,特别是早期单个肿瘤的,直径在3厘米内(有的案例甚至到6厘米),单纯切除肿瘤,加上合理的术后放疗和化疗辅助治疗,从而保留整个乳房,在临床上是行之有效的。长期的随访数据显示,无论局部复发率还是远处转移率,保乳术和切乳术的效果无差别。
2016年6月22日,英国知名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了一篇题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联合放疗对比乳房切除术后十年生存:荷兰人群研究》的在线论文。研究人员拿乳腺癌保乳术与切乳术的术后总体生存率作了相比,发现了乳腺癌以保乳术加放疗的方案来治疗,总生存率约等于乳房切除手术——也就是说,人们在保命的同时也可以保美,而且为了往后的生活质量,更应该提倡保乳术。
曾有专家表示,目前乳腺癌切除手术存在过度治疗的现象。很多患者单纯认为切除手术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手段,切了就一了百了,但是,乳腺癌其实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反应。费舍尔(Fisher)理论认为,乳腺癌在发病初期已经是全身性的疾病。乳腺癌细胞可以通过肿瘤本身血管引起全身散播性转移,因此千万不要以为局部切除了就万事大吉。有专门研究保乳术的专家在临床已经做了150多例保乳手术,尚没有出现局部复发,仅有几人是转移性复发,复发率为5%左右,这与乳房全切手术是差不多的。
如今在欧洲、新加坡等地,乳腺癌保乳手术比例已经高达70%,美国达64-70%,日本、香港等达30-40%。上面说过,我国的保乳比例偏低,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可达30-40%,但其余大部分地方还基本上是残忍地把乳房一切了事,有的会保留乳头,然后在里面放入假体进行重建,但这已本非上策了。所以,推行保乳术,造福女性良好的生活状态,是接下来临床和研发的一大使命。
近日,国内在保乳手术上,又有了进步,更适合东方女性。
这项技术的团队来自广州著名的双鸭山大学——中山大学的肿瘤防治中心。有一位26岁姓简的女士不幸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经过5个月化疗后仍未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照传统办法,接下来她即将面对的是乳房全切手术。但是,担任乳腺科副主任唐军教授团队却主张采用新技术,不但要保住患者乳房,而且还要在保乳后不让乳房出现变形。它的独创之处在于,在患者腋下作切口,打一个“隧道”通向肿瘤,在把那个可恶的东西摘除后,把提取于患者背阔肌的部分肌肉组织,用来修复乳房的缺损。
为什么选择背阔肌?研究发现我们不能单纯地仿效西方国家的保乳术,因为西方国家患者乳房相对比较大,脂肪多,可以采取缩乳术或乳腺组织重排技术来修复乳房外形,但东方女性乳房比较致密,这种整形方案的效果欠佳。经过筛选,技术团队发现背阔肌可以作为切除肿瘤后的填充物,也不会因为一个分支血管、神经被分离,而影响上肢的功能,另外在腋窝处开一个切口,从正面和背部看,也不会有很明显的伤疤。
这个难度加大的保乳手术与之前的相比,手术费仅增加了2000元,负担并不大,但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能去掉肿瘤又能保住乳房,真的是“挺”好的。
癌症肿瘤刚冒头时,会在局部出现,但它并不是一种局部疾病。在乳腺癌中,它的高死亡率大都是因为远处的复发转移而导致的,这时往往是晚期了,因此越早发现早治疗,它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淋巴等器官,转移的几率就越低,治疗的手段就越多,对患者伤害越小,效果越好。
专家建议,35岁以上的女性,每18个月应当进行一次专业的乳房检查,40岁以上女性,则是每年一到两次,而对于有家族史和生活忙碌高压的女性,建议从30岁开始检查。乳腺癌能否被尽早发现,取决于的专业筛查服务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
对乳腺癌作筛查,无非就是手检、B超、钼靶,以及活检。手检主要凭经验,无法确诊,而当肿瘤大到足以被摸到时,往往都已经晚了。病理活检当然是金标准,准确率最可靠,但有创伤,一般在被疑似患有乳腺癌的情况下,再做活检,这手段无法做大规模推广。
B超和钼靶能对乳房内部情况作可视化检查,并进行确诊。钼靶检查主要是对乳房作钼靶X线摄影,原理是利用X线的物理性质及人体乳房组织不同的等密度值,将乳房的二维图像投影于X光胶片之上,然后进行诊断。但钼靶检查有辐射,而且X光对于乳腺管密集的东方女性乳房穿透效果欠佳,会导致误漏诊高,另外钼靶的设备昂贵且巨大,检查价格高,难以在偏远落后地方推广。
相比之下,B超比较适合检查致密型乳房,而且它无创无辐射,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最近业界也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让大规模筛查变得可行。在医疗IT界有多年经验的尚医云技术团队,专门针对乳腺癌诊断研发了人工智能乳腺癌B超筛查机器人。机器人能对采集到的乳腺B超视频作无死角处理,过滤掉健康的阴性影像,把疑似有乳腺癌病灶区域圈出来作警示,让医生作审核和最终确诊,或通过尚医云的云HIS向非专业用户推荐专家,进行进一步咨询。它的体积小,一个背包就能放得下,便于进入基层医院、诊所和家庭。
得不得癌症,我们控制不了;但保不保乳房,对于绝大大部分人来说,是可控的。感谢医疗和科技的进步,让女性的健康和美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保护。祝愿天下的姐妹们身心健康,永远不会遇到这个麻烦!
助医者 济苍生
We join those who heal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