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2016年10月31日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马云就曾经说过:“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
这话不是随口说的,因为在2017年7月,名叫“缤果盒子(BingoBox)”的无人收银便利店便在上海登陆。摒除仅供测试使用的美国亚马逊无人便利店AmazonGo外,缤果盒子可谓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可规模化复制的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
新零售
无人店、O2O?
无人便利店在初期引来了很大热议,有人对其高技术成本、高于人工的出错率,还有社会环境数字化程度等问题提出了质疑。没有什么东西的发展必定是一帆风顺的。新零售思维才刚刚落地,最重要的是看它所代表的发展潮流,或必然性。
马云说的是未来十年、二十年,而并非说现在、马上。汽车刚问世的时候,被视为怪物,当时的天下还是马车的,如今呢?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会有一个适应期和试错期,尤其人工智能等需要巨大技术内核的活儿,不可能今天一个概念出来,明天一蹴而就。
我们且看看市面上无人售票的饮料机、报纸机,商超自动结算支付等功能,甚至包括微信二维码扫码收付功能,如此简单便捷,其普及已渐有燎原之势,但在十年前有谁相信这玩意?
那何为新零售?马云意在强调纯电商会消失,而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有人分不清,以为新零售的思维就是O2O。其实,人们通过线上促销打折、提供信息、提供服务等推送给用户,让用户到店消费,抑或用户在线上看上某个产品,到线下实体店体验,这是割裂的,而新零售是融合的,因此新零售和O2O两者差距很大。
新零售从用户自身需求得到满足出发,是目的地去购买,并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在线上线下等渠道得到最为方便快捷的购物。因此在新零售主导的时代,已经不会再重视是什么渠道,他们关心的是想要的商品和服务能否得到满足。
新零售
医疗界
受到这趋势的影响,有越来越多医药工业企业开始试水互联网渠道,类似康尔贝、太安堂等企业更是直接接入到电商平台运营。
也有各大医药电商企业纷纷投资互联网医药。互联网医药把传统渠道和电商渠道加以结合,例如以零售药品提供大数据给互联网医院,以互联网医院助推药物的使用,让患者到医药公司购买等,打造从“医”到“药”的闭环,并运用远程诊疗、电子处方通道、移动版以药养医等人工智能技术,尝试走新零售道路。
更有北京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了智能药房,与药企进行紧密合作,每天补充所缺药品,实行零库存。原来该服务站库存只能配备300种药品,如今实行合作后,能配备600多种基本药品,取药也不用排长队伍了。这也是得益于实行了从药品订单到采购、配送、调药、发药于一体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
一些药品的供应,可以基于周边长期用药的病人数目及所需要的药品需求量,再依据用户身份层次和用药行为或习惯,来准确估算得到药品所需的大概数量,在当地备有适当的存量。这种思维也是基于新零售的思维,有助于药品零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新零售的特点除了应用人工智能外,还在于它成本的节约。例如相对于传统的零售渠道,在无人售卖的情况下,日消是在1-100元,而传统渠道中的夫妻店是2000-3000元,3000元以上是连锁便利店品牌。也就是说在日常消耗300-2000元这个区间业态是空白的,基于技术的革新,新零售是用尽量低的成本做到一个可以24小时营业的商业容器,去卖最被需要的商品,这不需要承载日益提高的一线人力资源成本,也不需要很大的人流,主攻日消300-2000这个区间,就足以站稳脚跟。
任何新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必须要给用户带来实惠,才有存在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空间,简单地说,要么帮人省钱,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要么帮人赚钱,如开拓市场。
马云的新零售能做到这点,而医疗IT界的尚医云团队所开发的云医疗信息系统(云HIS)也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尚医云的云HIS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向用户提供7X24保障营运服务,不用客户承担建机房购买服务器等硬件支出,以及将来的升级费用,比医院自建系统最高可节省70%的成本。
尚医云-云HIS通过SaaS模式收费,医院按需支出,不用浪费资源。除了帮用户省钱外,尚医云-云HIS能与医保流畅对接,它的微信营销系统还能帮医疗机构开拓和留住客源,尚医云的人工智能乳腺癌B超阅片机器人还可以帮医疗机构获得新能力,开拓新业务。这些都是通过技术给客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价值,是靠谱的商业模式。
如此,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尚医云与新零售思维都在打破旧有模式的束缚,适应IT时代的新发展趋势,推动业界的革新。未来,医疗医药行业已然不再可能是传统守旧、固步自封、拒绝改革的行业。相反,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医疗行业,只要拥抱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模式,必然会顺势开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