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七千四百位医生认为日本医疗需要什么——日本医疗新机遇特别报道

 1.jpg


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距离璀璨明丽的东京塔有1.2公里。


这所设有五个校区,涵盖 11 个学院和 28 个学科(含研究生院)的大学已经成立30年(该大学于 1995 年),是日本第一所致力于培养医疗与福祉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在校生总数约 1 万人。


10月18日—19日,首届日本数字医学会年会(第十八届原IT医疗学会年会)(以下简称数字医学年会)在这里召开,占用了三间教室,日本全国约有四百名医生和两百位政策、产业人士参与本次会议,其中多数为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医疗健康企业从业者等。


这和10月16日—18日举办的第63届日本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以下简称肿瘤学会年会,JSCO)参与人数有显著的区别,虽然距离东京市中心要一个小时的地铁,但那场学术年会七千位医生参与(据官方发布的消息,JSCO注册医生会员17000人)。这场会议在巨大的日本横滨国立会议中心和展示中心举行。在会场附近你会看到五星级的酒店、巨大的商场,也会听到海鸥声。


这或许就代表了日本该领域数字医疗和传统学科之间的现状。


但事实确实如此吗?日本医疗产业正在走向何方?日本医疗产业正在关注什么?中国医疗科技企业是否能从这里找到新的机会?


受日中健康产业协会理事长金泽慧的邀请,动脉网派员参与了两次会议,与参会专家深入沟通,在其中寻找答案。


2.png


01

Living With Cancer, 

Living Beyond Cancer

新型药物、数字化诊断与管理、多科室协同受到肿瘤治疗的重视


三天的肿瘤学会年会,一共有接近300场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集中了日本肿瘤界最知名的研究者、临床专家、学术委员会一共有33位,其中有京都大学医学部几乎所有重点的专业和科室,比如肝胆移植外科、呼吸外科、整形外科、血液内科、消化道内科、乳腺外科、前列腺外科、放射线诊断科、病理诊断科、遗传基因诊疗部等科室的专家。从议题来看,在大会的主旨演讲当中,18个主题体现了本次活动重点关注的方向。


一进入肿瘤学会年会的会议现场,巨大的会议主题“Living With Cancer, Living Beyond Cancer”就出现在各种展示板、背景板中。值得关注的是,十年之前肿瘤学会年会的主题是“Living With Cancer”,国内称之为“带瘤生存”,十年之后,日本癌症治疗专家们的观点更近一步,不要把癌症看得过于重要,应该和普通人们遭遇的事情一样看待。


3.jpg


日中健康产业协会理事长金泽慧向动脉网介绍,本次肿瘤学会年会比较大的特点是从关注手术,开始转向数字化、多科室协同和新型的生物药、核药。


在肿瘤学会年会的特别演讲中,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癌症免疫综合研究中心癌症免疫多细胞系统控制部门生物学、免疫学教授西川博嘉就做了“癌免疫学前沿:下一代免疫治疗展望”的主题演讲,对免疫治疗的发展做了充分的说明。会议中还专门设置了针对癌症的免疫疗法的SDGs的irAE管理的疾病防御机制研讨会。


比如第十四会场,博爱会向良医院院长大野真司,东京科学大学研究院综合外科学领域乳腺外科教授有贺知之,就主讲了“TNBC治疗新时代闪耀的希望之光”,这是指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领域近年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为这一难治性癌症带来新希望。TNBC因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均阴性,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曾缺乏有效靶向治疗手段,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与免疫治疗联合成为核心突破方向。核医学及放射疗法也有专门的场次进行讨论。比如日本癌症治疗学会将在10月17日举行首届核医学治疗教育研讨会,这场会议就在肿瘤学会年会的第十八会场,同时也进行了网络直播。日本癌症治疗学会理事长吉野孝之参与本次研讨,其中神户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院外科系肾泌尿科学领域助教铃木光太郎等专家进行了主题演讲,其主题涉及核医学治疗的现状,核医学治疗引进过程当中的各种问题,针对进展性前列腺癌的核医学治疗的效果和作用,以及推进日本核医学治疗发展的政策建议。比如札幌医科大学消化外科、京都大学大学园医学研究科肝胆胰移植外科共同阐述了使用强度调制放射线治疗的可切除胰腺癌术前化疗放射线疗法的有效性验证这一主题。研讨中还包括了胰腺导管细胞癌等适应症。


4.jpg


从议题来看,只要试图以癌症为中心,将患者、患者家庭、医生、医院、监管部门、支付方等联系在一起,数字化就会成为必然的选择。肿瘤学会年会有专门针对AI和DX引领下一代医疗的主题研讨,主题包括使癌症发病风险和器官预测成为可能的数学模型、比较研究AI能否超越人类乳腺专科医生、XR导航在妇科癌症中的多元数据自动创建、使用AI的新临床试验结果等。


10月16日第六会场,神奈川县立癌症中心癌症基因组诊疗科广岛幸彦重点讲述在效率提升的过程中怎样通过数字化的工具保障基因检测的质量。第九会场中,圣玛利亚大学医学部肾泌尿外科菊地荣次医生主持了一场研讨会,重点探讨临床试验中的不良事件管理中怎样应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


在展馆中,也有极少数中国数字化产品的相关展位。在日中健康产业协会的支持下,日本世界500强企业双日集团投资的中国企业小济医生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超声乳腺癌早筛机器人”也进行了展览,并受到了众多医生和护理人士的关注,重点集中在咨询这款产品的临床数据验证情况、使用方式、收费方式等问题。小济医生创始人周振忠表示,日本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重点市场,小济医生也非常愿意在日本深耕。


众多国际知名药企和几乎所有日本知名药企,如辉瑞、阿斯利康、礼来、默沙东、第一三共等参与了肿瘤学会年会展览。


5.jpg


02

日本对AI和数字化的焦虑症

系统的重建和针对场景数字化的新机会


数字医学年会在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的三楼教室中举行,简易的展位就摆在教室外面的过道上,参会人员进入会场要侧起身子,显得很拥挤。


2024年,日本数字医学会的前身IT医疗学会已经成立30周年;也是在去年,IT医疗学会更名为日本数字医学会。其核心就是日本数字医疗界人士已经充分意识到社会的变化,从而作出的应对。


这是日本数字医学会第一次举办年会活动,以“数字化变革的医疗、医疗保健和拓展未来”为主题,旨在扩大符合新时代的数字医疗的发展和实践范围。首届日本数字医学会年会会长是嗣业之会董事长、儿童和成人诊所会长、Paul Room 主任黑木春郎先生。


两天的会议日程很充实,主要集中在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数字化医疗经验的借鉴、日本数字化医疗当前的案例以及如何以数字化解决日本当前医疗困局等议题。


国际数字化医疗进展方面,由黑木春郎会长和千叶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患者支援部特聘准教授阿久津靖子,横滨市立大学共创创新中心负责人、GENOVA公司负责人井上祥主持,丹麦信息科技与创新基金会管理总监Morten Elbaek Petersen,哈佛医学院教授、德国INAV创始人Dr.Oec.Volker Amelung,复旦大学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河北大学教授、河南大学附属医院医疗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冉闿睿,以及日本未来研究所代表理事、兵库县立大学大学院社会科学专科、经营专业特聘教授香取照幸分别介绍了丹麦、德国、中国和日本数字医疗当前的现状,成为众多日本医疗从业者关注的焦点。


6.jpg


PWC日本董事江原悠介主讲了网络安全全球的趋势和日本的对策,提倡日本的医疗服务机构相关部门需要负起责任来,应对日益猖獗的医疗网络数据盗取事件。


据黑木春郎会长介绍,随着医疗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加速,日本医疗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支持和治疗计划优化、利用大数据的个性化医疗以及通过远程医疗的发展增强社区医疗,将成为专门探索医疗未来方向的机会,例如最新数字医疗设备和可穿戴技术的演变,以及 ICT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示例。


井上祥先生说,这次会议不仅是研究人员和医疗专业人士,还有来自技术开发人员、公司和政策制定者等广泛领域的人们会共同思考数字医疗的未来,并将通过具体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深入探讨数字健康和医疗DX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带来医疗服务领域的变革。他更强调从现场问题出发,把实践知识与技术融合,让数字化医疗在具体的场景中发挥作用,比如社区医疗、慢性病、居家养老、公共卫生等。


金泽慧女士强调,日本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巨大市场,也有诸多的需求,中国有很多打磨得很好的医疗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如何让日本独特的需求和恰当的中国产品相结合,是当前她所关注的问题。金泽慧女士还创办了一家推动日中产业交流的公司Zencare,这是一家专注于日本和中国之间服务产业的市场调研、战略分析,产品引进、产品展示,国际医学交流合作,以及医院和学会之间的链接的机构。


令人高兴的是,一家来自中国深圳的外骨骼机器人公司奇诺动力也到场进行路演,并做了产品展示,展现出了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较高的产品质量水准。


7.jpg



03

两个产品进入日本看到的四个市场特征

一个故事品味出的中日商业文化差异


据日本政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度日本全国医疗机构“概算医疗费”超过47万亿日元(1日元约合人民币0.049元),该项支出持续增长。对此,日本厚生劳动省指出,这一趋势可能与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有关。


在此趋势下,日本数字医疗市场更应该受到中国企业的关注。金泽慧女士向动脉网介绍了两个日本数字医疗市场的案例,颇为典型。


日本某企业制作了一款专为连锁药店及诊所设计的、针对机构与用户之间的预约咨询信息服务系统。从功能来看,该系统核心作用是搭建连锁药店、诊所与用户患者的双向沟通桥梁,本质上是人工智能自动应答小助手。其技术底层基于ChatGPT,支持各门店通过线上渠道为用户提供预约挂号、排期安排等流程化服务,进一步优化门店的服务效率。


令人惊叹的是,该系统的单次采购价为18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万元),若需新增会员账号,每月需额外支付8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00元)。值得关注的是,该产品于今年年初才正式启动推广,截至目前已成功进入2000家线下门店,已实现180万日元的一次性系统采购收入,推广成效较为显著。


口腔超声扫描仪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在日本竞争烈度较低,金泽慧女士从中国引入某个品牌产品,集成了全新投影芯片模组、高精度AI优化算法等核心技术,面向口腔诊所、连锁药店、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服务于用户引流、科研课题研发等需求。商业收入来自产品销售、耗材、软件系统账户服务等。目前,该产品刚刚完成在日本的准入、渠道铺设等前期工作,已经陆续产生订单,前景可期。


金泽慧女士认为,日本市场有自己独有的特征,一是产品必须针对日本用户群体有清晰的、细致的需求,不要过于复杂和庞大;二是品牌必须获得关键KOL的信任,要长期主义,要扎根日本,核心是要在日本从小到大建立团队;三是在决策之前必须花点小钱做好市场调研,搞清地位,搞懂商业模式,不要过于急功近利,也不要太好高骛远;四是日本市场找准定位后,投入小、回报大,小切口介入、获利周期长,非常值得中国企业深耕。


8.jpg



都说中国、日本一衣带水,文化感觉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商业文化方面,差异实则巨大。在日本,和认识的一位投资人朋友聊天,他给我讲了一个中日企业谈判的乌龙事儿。


俩公司谈跨境医疗的合作,中国公司要送客户去日本做高端体检。中国这边按“每人报价”询价,日本公司报了4万/人,但强调“一次只能接2个人”。


中国公司琢磨:不行,我这里有四个客户啊?于是主动提“把单人价涨到5万”,想换4个名额,没成;又咬牙加到6万,结果日本公司直接炸了——说这是在侮辱他!


原来日本那边从一开始就不是钱的问题,是体检机构真没能力同时接4个人,他们报4万是实打实的诚意价,觉得中国这边反复加钱,是把他们当“能靠加价搞定的商人”,压根没听进去“容量不够”的核心原因。


最后合作直接黄了!


04

写在最后


10月6日下午,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获奖,因为他和其他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了免疫系统的“卫士”——调节性T细胞,促进了潜在疗法的开发。这是21世纪日本第21个诺贝尔奖。


从无薪退学研究生,到74岁仍每日前往实验室,办公室仅存实验笔记与研究用小鼠,获奖后坚持“继续未完成实验”,其“研究者的荣誉是时间留下的”寄语,强化了长期主义与基础研究的价值。这或许是坂口志文坚持在细小的领域不断持续深入的特性使然。


本次参加两个学术会议,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当一个会场演讲者在讲述的时候,全场观众鸦雀无声,每个人都认真听演讲者的讲述,或者认真地记笔记,无论你看到的是一个学生,企业职员,还是白发苍苍的教授。这和坂口志文的研究风格多么相似。


如果中国的医疗科技产品进入日本市场,我想这可能是需要上的第一课。


在去往成田机场的地铁上,身边是安静的、礼貌的日本乘客,总是带有一点咸咸的海鸥声和无论日夜都璀璨的东京塔都消失在视野里。


鸣谢:日中健康产业协会理事长、Zencare联合创始人 金泽慧女士


图文来源:动脉网



  1. 产品
  2. 门诊部(诊所)
  3. 医院
  4. 连锁医疗集团
  5. 版本功能对比
  6. 系统功能
  1. 资质荣誉
  2. 资质荣誉
  1. 服务中心
  2. 售后服务
  3. 常见问题解答
  4. 视频培训
  5. 用户协议
  1. 加盟
  2. 加盟尚医云
  1. 解决方案
  2. 门诊解决方案
  3. 医院解决方案
  4. 集团化解决方案
  1. 尚头条
  2. 行业资讯
  3. 公司新闻
  4. 近期活动
  1. 关于尚医云
  2. 公司简介
尚医云服务号

关注尚医云掌上医院公众号
移动医疗从这里开始

AI小济公众号
联系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8613602886033 / +8613622229892       固话:020-37262015    QQ:2246552180   
   iCare365 Technologies, Inc.
   尚医云 Operated By 广州尚医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粤械注准20202210206
技术支持:锐企科技 访问统计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路668号现象工场1219-1220
小济医生官网


版权所有:广州尚医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2020     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2053号    粤ICP备14056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