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拖”出乳腺癌的

摘要:一位乳腺癌患者的自白。无知和疏忽大意,会带来无穷的伤害。

 

过去的我因为无知和害怕,让乳腺癌在我体内悄然蔓延。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察觉到指尖大小的疙瘩,才意识到事情严重性。我写下这篇文章,想记录我这几年的抗癌历程,给姐妹们一些启发。

 

当时我才29岁,产后哺乳回乳却不尽人意。我默默忍受着乳房疼痛,乳房一碰就疼,不碰就不疼。每年单位体检中,医生总是告诉我是乳腺增生,我从不在意,以为只是小毛病,吃药也不见效,索性不再服药。后来,体检时医生又说是囊性增生。我仍不在意,觉得只要不去碰它,一切就会好起来。


 


2018年年初,我洗澡时突然在右侧乳房触摸到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疙瘩,感觉不太对劲。我去医院检查,医生却告诉我,什么都看不出来,建议我前往上级医院做钼靶检查。我踏上前往省城的旅程,来到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结果显示右乳BI-RADS 3级。医生告诉我,这个结节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我的意愿。


我与家人商量后,决定寻求更专业的意见。于是我来到市属肿瘤医院,接受一系列检查。医生触诊之后给我开了B超单,帮我找了医生看之前做的钼靶结果。医生告诉我,现在看不出来是什么问题,幸运的是我不需要手术,只需要定期观察。当时我感到无比欣喜,觉得问题不大。时间如流水般一天天过去,我也觉得乳腺没有大毛病,也没有定期复查。


 


直到去年,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关爱女性乳腺”的活动,公司安排小济医生·人工智能乳腺癌筛查机器人上门为女员工做乳腺癌筛查。几天后,我收到小济医生微信端推送的检查报告,上面赫然写着右乳BI-RADS 4级,病灶尺寸为11mm*14mm,随后我接到小济医生客服电话。客服告诉我报告提示4级意味着存在疑似恶性病灶,建议我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我非常害怕,马上喊老公带我去医院检查。



我做了一系列检查,医生说还是得做病理穿刺明确良恶性。经历了漫长等待,病理结果终于出来了,医生却告诉我一个惊人事实——右乳浸润性导管癌,11*13*16mm,HER2(2+),后续需要放化疗,我彻底崩溃了。

我为当初无知和不以为意感到非常后悔,我原以为那个小疙瘩只是回奶不好的奶核,没想到竟是恶性肿块。但谁又能想到会得肿瘤呢?如果我早点来复查,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主刀医生问我是想要保乳还是全切,跟我分析了保乳和全切两种手术利弊。我仔细想了想,觉得还是全切更保险,最终决定全切。当我躺在病床上被缓缓推进手术室的时候,我眼泪留下来了,觉得自己非常无助。等我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觉得脑袋昏昏沉沉的,已经分不清是疼痛还是疲惫。



我开始接受漫长的放化疗。经历了大大小小18次化疗以及数不清的放疗之后,我终于挺过来了。化疗带来的恶心、口干、胃痛,我都狠狠经历过了,真是生不如死!每次崩溃想放弃的时候,家人们一直给我支持和鼓励。我还是坚持下来了,也感受到抗癌这条路不容易。

今年6月,我完成了最后一次化疗,我自由了!我战胜了肿瘤!这段经历让我懂得生命的宝贵,懂得要珍惜当下。我感激医生的专业,感谢家人的陪伴,也感谢朋友的支持。我想对广大女性朋友说,一定要注意乳腺癌筛查,不要觉得自己年轻就抱有侥幸心理!不要忽视自己的健康,定期乳腺筛查,非常重要和必要!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乳腺癌?

 

家族乳腺癌病史:存在BRCA1/2等基因突变的患者发病率明显增高。


初潮小于12岁,绝经年龄大于55岁:乳腺癌与月经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初潮早、绝经晚可能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一些后天因素,如易怒、过度肥胖、高脂饮食都有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随着医学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检查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使得乳腺癌死亡率逐渐降低。乳腺癌筛查的普及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治愈率有效手段之一。医生建议,非高风险人群35~50岁开始乳腺癌筛查,一直到70岁之前,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摄片和超声联合检查。70岁之后可每2年一次乳腺钼靶摄片。女性若能定期做好筛查,就能远离乳腺癌,收获美丽人生!

 


小济医生人工智能研发团队依托深厚的医疗IT行业背景,结合图像分析技术,通过机器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构建多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成功研发了“小济医生·人工智能乳腺癌早筛机器人”,可智能实时识别和标注出乳腺超声视频中的良恶性肿块和囊肿等各种疑似病灶区域,准确率比肩专业医生水平。


B超+人工智能+云平台+大数据+互联网……多项技术加持下,小济医生能做到为医护人员赋能,同时有效提高早筛覆盖率。小济医生已在广东、山东、吉林、江苏等地开展大规模乳腺癌筛查。小济医生·人工智能乳腺癌筛查机器人希望成为女性乳腺健康的守护者,为广大女性人群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乳腺癌早筛服务。


注明: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助医者  济苍生 

We empower those who heal the world.


  1. 产品
  2. 门诊部(诊所)
  3. 医院
  4. 连锁医疗集团
  5. 版本功能对比
  6. 系统功能
  1. 资质荣誉
  2. 资质荣誉
  1. 服务中心
  2. 售后服务
  3. 常见问题解答
  4. 视频培训
  5. 用户协议
  1. 加盟
  2. 加盟尚医云
  1. 解决方案
  2. 门诊解决方案
  3. 医院解决方案
  4. 集团化解决方案
  1. 尚头条
  2. 行业资讯
  3. 公司新闻
  4. 近期活动
  1. 关于尚医云
  2. 公司简介
尚医云服务号

关注尚医云掌上医院公众号
移动医疗从这里开始

AI小济公众号
联系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8613602886033 / +8613622229892       固话:020-37262015    QQ:2246552180   
   iCare365 Technologies, Inc.
   尚医云 Operated By 广州尚医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粤械注准20202210206
技术支持:锐企科技 访问统计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路668号现象工场1219-1220
小济医生官网


版权所有:广州尚医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2020     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2053号    粤ICP备14056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