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HIS】医生进化论:命比“小强”硬 才可当医生

在很多地方,医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丰厚的收入、较高的社会地位......在香港、台湾等地,考大学的状元中,有大比例的人会选择学医。但是,在大陆,学医这条路子却不大好走。
 
 
 
学医本来就苦,年限长,要记的资料多;出来工作后更苦,工作量大,要不断进修研究,还有不期而遇的医疗纠纷,而薪金待遇却不尽人意。幸好很多医疗体制上的改革,已经在路上,为改变不合理的现状作努力。
 
我们要建设健康中国,需要大量的优秀医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要“进化”成为一名医生中的老大,在金字塔攀升的路上要经历些什么……
 
 
  层层爬升过关是医生的常态 
去当医生,就是在打一场不断闯关升级的游戏。里头门道很多,对不同学历不同工作经历的人要求也不一样,这里以本科毕业生为例,说个大概。
 
在啃完无数本字典般厚的书以后,从五年制医学院出来的毕业生还不是医生,没有执业资格,不能给人看病。ta们要先在医院实习一年,然后才能参加执业考试。考试通过了并在当地卫生部门注册后,就成为住院医师,可以独立开药出门诊。现在有名气的医院,在招人的时候,筛选标准都定在硕士甚至是博士了。这意味着为了好前途,未来的医生们往往还要多投入几年光阴去寒窗苦读。
 
 
 
住院医师算是初级职称。取得这个资格后,再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5年,才能去考属于中级职称的“主治医师”。大型医院会要求医生在考主治医师前,还要先晋升为“住院总医师”,就是说你24小时不离开病区及附近,一般为期一年,听了就让人头皮发麻。
 
从主治医师奔向副主任医师的时间要求至少为5年。副主任医师已是高级职称,相当于副教授,要求申报者有发表论文和参与科技进步奖的经历。再往下,就是职称体系的顶端--主任医师(教授级)。这一步,也得走5年,也要经历发表论文著作和科技进步奖项的考验。如果这一切能顺顺当当走完,你也要42岁左右了。
 
 
 
在实际工作中,缝伤口、打石膏等属于小手术,基本从医科大学毕业了就能干,而对于心脏手术和脑外科手术,没有个十几年的经验,是很少让你上手术台的。在一些大型医院,刚毕业的实习医师一般情况是连到手术台看看的机会也没有。有些医生临床工作七年,也只是在手术室旁边观摩,所以说医生这一行是要付出很多的时间才能真正出师,到挑大梁更是要假以时日。投入不够,专业资格就上不去,专业资格上不去,收入也就上不去。
 
医学教育很难成为大众教育,而大多是精英教育。医生们肩负是守护生命的神圣职责,他们都必须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工作者。有些学者谈及在医生职业的专业性时,会提到美国模式。
 
 
 
在美国,一位医生要获得执业许可,就必须先就读医学预科或取得其他学科的学士学位,经过人文、伦理等通识教育熏陶之后,再进入医学院学习。从医学院毕业时,他们拿的就是博士学位,另外,他们还要分几次通过严格的国家考试才获得执业资格,再接受若干年的住院医师培训。这些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就常居于美国最高收入排行榜的前列。
 
  要扛住强迫症般的考核指标 
记得几年前,拥有200万粉丝的微博红人、协和医院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宣布辞职,转到民营医院就业,理由是无法达到医师评定、评价体系的指标,矛头指向相关的SCI文章和科研要求。
 
于莺表示,自己临床能力很强,但对于SCI,自己没有那个天赋。将SCI文章和科研成果作为医生职称晋升的主要考核指标,一直备受争议。在现实中,医生要完成巨大的临床工作量,就已经用去大量的时间。在这个情况下,医生还要不断学习,如了解新的技术和药物,去做研究,否则很多评级都没有你的份。治病救人与做学术研究是两个专业方向,善于临床工作的,不一定长于科研,反之亦然。能兼顾当然好,但应尊重客观规律。
 
 
 
 
 
 
很多人认为,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经验在医生的诊断中,起的作用很重要。医生从业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作判断和出方案的水平也越高。除了经验外,如今的临床医疗也越来越依赖于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进步,通过科技获得更好更多的能力。
 
例如尚医云技术团队研发出来的人工智能乳腺癌筛查阅片机器人,能通过B超视频判断被检查者是否带有乳腺癌肿瘤,如果有的话,位置又能瞬速锁定,不但速度快,而且准确率极高,节省下来很多时间成本,成为让医生省心省力的好帮手。医生再通过尚医云的云医疗信息系统(云HIS),能获得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更高效率地服务于更多人患者。
 
 
 
  只有更忙,没有最忙,但喜见改善 
经常有医生的家属抱怨说,一个月内有几天能够在醒着的时候互相见面,那就已经很好了。
 
 
 
2016到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对全国共计4.46万家医院的医师作调查。根据约14.62万名医师的反馈,他们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都在40小时以上: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而二级医院的医师为51.13小时,都大大超过40小时的法定工作时间。医生们都是拿自己的健康去保护大众的健康,很不容易。
 
这次调查也发现医师们的处境和心态,有了些相对正面的变化。
 
 
 
在医患关系上,本次调查显示,只有34%的医师从未有过暴力伤医的经历,这个数字让人心酸,但是和2014年的27.14%相比,也算是个进步。这次调查中说自己“中过招”的医师认为,51%的暴力是偶尔的语言暴力,还好不是动手,也绝不应该动手。广大医师对政府出台的打击医闹的政策措施都给予肯定,但个别地方政府执行不到位。
 
对于医师是否愿意自己的子女从医,这指标能反映出其对薪酬、执业安全、社会美誉度的综合评价。这方面的改善很大,2011年不愿意子女从医的比例为78.01%,2014年为64.48%,本次为45%,是历年来最低的。
 
在是否希望子女从医这一问题上,33%的医师“非常希望”子女从医,31%的医师属于“不太希望”,14%的医师为“绝对不希望”,另有22%的医师选择了“不干涉”。
 
 
 
能成为医生真的不容易。他们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获得高度专业的技能,去捍卫我们健康,而且还要在高负荷的工作之余,不断去进修提升自己。医生的确应该获得更好的薪酬待遇,这才利于一流的人才投身医疗行业,然后大众才会成为长远的得益者。
 
  助医者  济苍生 
   We join those who heal the world.  
 
 

  1. 产品
  2. 门诊部(诊所)
  3. 医院
  4. 连锁医疗集团
  5. 版本功能对比
  6. 系统功能
  1. 资质荣誉
  2. 资质荣誉
  1. 服务中心
  2. 售后服务
  3. 常见问题解答
  4. 视频培训
  5. 用户协议
  1. 加盟
  2. 加盟尚医云
  1. 解决方案
  2. 门诊解决方案
  3. 医院解决方案
  4. 集团化解决方案
  1. 尚头条
  2. 行业资讯
  3. 公司新闻
  4. 近期活动
  1. 关于尚医云
  2. 公司简介
尚医云服务号

关注尚医云掌上医院公众号
移动医疗从这里开始

AI小济公众号
联系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8613602886033 / +8613622229892       固话:020-37262015    QQ:2246552180   
   iCare365 Technologies, Inc.
   尚医云 Operated By 广州尚医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粤械注准20202210206
技术支持:锐企科技 访问统计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路668号现象工场1219-1220
小济医生官网


版权所有:广州尚医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2020     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2053号    粤ICP备14056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