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乳腺癌关爱月
据不完全统计
在2016年,中国新发乳腺癌病例数达27.24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而年死亡人数超过7万人。27万多人!如果她们组成一个“女儿国”,在全球220多个国家地区人口排名上,能排第181位,更惨的是,这个“国”里每年有四分之一的人要因乳腺癌而不幸去世,而这样的“国”还每年增加一个......
这多么让人震惊痛心!让人坐立不安的是,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在45-50岁的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这个岁数的女性,在家里是承担着“上有老,下有小”压力的半边天;在单位,是经验丰富,能挑大梁的骨干,但有数十万人却因乳腺癌而经受身体和精神上的磨难。她们的早逝所带来的家庭成员的泪水,能填满多少个西湖?她们所耗费的的治疗费用,还有她们本可创造的财富,如果换成黄金,能堆成多少座高山......
在众多的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相对容易处理,费用也不太高昂。只要及时发现,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愈率可达80-90%,而晚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则不足40%。但遗憾的是,我国早期乳腺癌病人仅占30%,而70%乳腺癌患者在发现时就已经是中晚期。相比之下,在有定期筛查的美国,初诊中晚期乳腺癌患者仅占9%。所以,应对乳腺癌的关键,在于积极预防,定期筛查,尽早发现问题。
目前国内的乳腺癌筛查工作做得还不足。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发达地区,如上海、广州,乳腺癌的年际发病率为每10万人近50例,和日本相若,但在中西部地区,这个数字才是7例左右。我们当然希望中西部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没有乳腺癌的烦恼。但理性去推测,这些数据相差那么悬殊,其原因可能是中西部地区的条件有限,有的乳腺癌患者没有被发现,而发现得越晚,对治疗就越不利。
现在的乳腺癌检查手段,一般是影像、手检和活检,以前两者,特别是B超影像为主。筛查的最大障碍在于人力资源不足,全国具备资质去进行B超阅片的医生的数量也就是1万人左右,平分到每个地级市,也就是30多人,远不足以给广大妇女服务。
幸好,人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来解决。现在市场上已有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在医疗IT界有多年经验的尚医云团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了能作乳腺癌B超阅片的机器人,可以向医生提供辅助诊断意见,它还十分轻便易用,便于女同胞们在家中进行自我检查。如果发现有疑似问题,而且它十分轻便易用,还便于女同胞们进行自我检查。如果发现有问题,尚医云还可以通过他们的云医疗信息(云HIS)平台,推荐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确诊和提供治疗方案,让患者得到尽早治疗,远离乳腺癌的魔爪。这样的解决方案很接地气,能让很多医疗资源不足的偏远地区受惠。
假设ta们疑似患了乳腺癌,请不要惊讶:
专家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缺少运动,激素紊乱等人群,均易患乳腺癌。看着这些不良习惯,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中了很多枪?
接下来,小编和你做个扫盲,看看有哪些关于乳腺癌的认知误区。
1、疑似患者是一位男性
很多人误以为乳腺癌只发生在女性身上,其实不然,不久前浙江义乌的一名男性便发现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经检查便是乳腺癌。据悉,患者的获病并非因为遗传,乃环境、饮食习惯以及服用保健品等因素所致。
2、疑似患者是一名儿童
10年来,全国乳腺癌发病率增加了一倍,平均发病年龄为48.7岁,45-50岁发病率最高。因此医生提示,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定期检查。那么,年纪小是不是就不用担心乳腺癌?这是错误的想法,中国的乳腺癌患者中,35岁以下的女性占10-15%。有媒体报道过,美国犹他州的一名小女孩在8岁时便患上乳腺癌,成为了世界上年龄最小的乳腺癌患者。
3、疑似患者是一名胖妞
其实肥胖引来的疾病已经不胜枚举,但没想到,肥胖人群就连乳腺癌的发病率都比常人高3.45倍,这是跟高蛋白、高脂肪、少运动有关。
4、疑似患者是一位“平胸”女
没错,在国内“平胸”比“大胸”更容易患乳腺癌,因为国内的女性更多为致密性乳腺,而致密性乳腺比起脂肪性乳腺的风险高4.7倍。另外,致密性乳腺患癌还比较易掩盖,从而筛查不出来,这也导致误诊、漏诊等问题的出现。
谈完了可能中招的人群,我们再分享一下其它的背景知识:
关爱乳房
使用避孕药会对增加患病几率吗?
其实,避孕药成为多为孕雌激素复方制剂,激素含量较小,但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对乳房产生轻微而短暂的症状,例如乳房胀痛,也有研究发现使用避孕药女性在月经周期早期乳腺增生明显,而这一改变可能与乳腺癌发病有关,也就是说,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者还需定期随访乳腺情况。
使用激素替代法会增加患病几率吗?
有些女性到了绝经期,雌、孕激素的下降,女性会有心理和生理的不适,为了补充体内激素含量,一些女性会使用激素替代法,但研究表明,大剂量、长时间使用雌激素替代法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度,若使用的时间大于15年,发病率更是明显上升。
有患乳腺癌家族史会增加患病几率吗?
研究人员发现,携带BRCA1基因缺陷的女性中有72%会患乳腺癌,换句话说,如果一位女性有血缘亲属患上乳腺癌,那么她患病的风险会比没有家族病史的携带者要高。
长期喝蜂王浆会增加患病几率吗?
某档节目曾把蜂王浆归入女性乳腺癌六大危险因素之一,但仍有研究表明乳腺癌和蜂王浆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少临床医生认为,女性从月经来潮到生孩子之前是乳房发育阶段,乳房特别敏感,建议少吃燕窝、蜂胶、蜂皇浆等高激素食品,以免增加患癌风险。
所幸的是,
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
和重视不断提高,
每年10月是红丝带乳腺癌关爱月。
关爱自己,就是关爱家人和朋友。
愿天下无疾!
.
.
.
助医者济苍生
We serve those who heal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