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共建共享健康中国”的社论,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方针和目标,作出了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指导新形势下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在倡导“共建共享”的大方向下,为何很多公立和民营医院仍多有踌躇而未往前迈步呢?
互联网,云计算,以前似乎离医疗信息化实务还有相当距离,更多是在很多技术方案的概念中出现,以显时髦。而这两年,随着
大数据应用不断增加,移动医疗开展得如火如荼,大家逐渐意识到基于云计算的产品服务,能大幅提升用户体验与医疗效率。另外,医疗数据政策开放目前已经触手可及,并且随着第三方支付(微信、支付宝)加入医疗外围系统,大家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这里面会有无比巨大的增值服务想像空间。如此一来,云的概念不再显得遥远,它的具体应用已经在医疗行业出现,并成为趋势。云HIS被越来越多勇于创新的医疗机构负责人所接受,成了热搜榜的新宠。
政府近年很重视区域信息化建设,一直在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其重心就是要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服务能力,增加医疗服务的供应,以及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只有通过基层服务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病人的合理分流,基层医疗机构才能够真正实现“病人留得下、管得住、回得来”,而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医疗模式正是最佳的解决方案。有了云HIS,各级医疗机构可以实时共享病患的情况,高效地实现病人转诊,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另外,通过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研发,可以对基层医生提供诊断建议,提高基层医疗的服务质量。
说到共享共建,这就不得不提到民营医院。民营医院目前还远没到和公立医院分天下的地步。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的成本大得多,这些成本主要包括用地、租金、税收、设备购置、人员工资和价格较高的水电费等。另外,民营医院招人难,难以纳得中青年骨干人才,这很容易形成经营上恶性循环:有了人才,就有病人,有了病人,就有收入,有了收入,才会有更多投资进入,反之则是“百事哀”。
以医生多点执业为例,这是解决民营医疗机构人才紧缺的途径之一,但各地落实进展不一。纵观全国目前多点执业的现状,还是没有达到大家预期的结果,也没有对当下的医疗体制和医疗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这种供求关系不平衡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加大人才培养,但这是“远水”,对于现有困境,可以通过云HIS来有效减缓的。通过云HIS,医生能提供远程问诊或阅片服务,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
针对医疗服务行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行业特点,互联网模式下的云HIS,可以大大降低民营医院的“粮草先行”压力。云HIS它的投资低、不受机房建设局限,免费升级维护,很好地帮助民营医院控制成本风险,并可以帮助提高服务质量。在创新的路上,机制灵活的民营医院应该可以比公立医院走得更快更远。
共建共享,离不开政策的指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离不开互联网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离不开卫生从业人员的努力奉献,更离不开理念的更新与接纳。在新形势下,在健康中国前行的路上,尚医云-云HIS将坚定地致力于提供医疗信息化全新的思路和更高层面的解决方案,和医疗改革结伴前行!